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,在日常生活中常見龍的形象,如廟宇建築裝飾,民俗慶典的舞龍,甚至是生活器具的圖樣,可知龍的意識深植在民俗文化之中。然而龍的真相為何?它是一種真實動物?傳說動物?種族圖騰?信仰偶像?…
…以下作一番探討。
【龍的模樣】三停九似 宋 爾雅翼
【龍的古文】象巨口長身之形 ; 象徵刑殺,表鎮服之意
【龍的演變】新石器時代,龍的形象為人頭、獸頭加蛇身、魚身。至商代,龍有基本雛形:柱角、獸頭、鱗身、有足。亦有用以祈雨的龍紋玉器,稱之為瓏。漢朝,劉邦天子龍生的神話,龍與皇帝產生關連,成為鞏固政權的工具,地位崇高,而龍的現代形象確立。
【龍的起源】龍的起源有以下說法:
1.外來物說:世界各大文明皆有龍,出自同一源頭,巴比倫。
2.恐龍說:遠古先民對恐龍的記憶與畏懼。
3.圖騰說:黃帝統一各氏族,以蛇為主,集各族動物圖騰。
4.動物說:有蛇、蜥蜴、鱷魚、馬、牛、豬、河馬、海馬、長頸鹿等各家說法。主要以形象類似與古籍上的文字線索為主要論點。
5.自然崇拜說:雲、雷、電、雨的動物形象化。以龍字的音訓與古籍上的文字線索為主要論點。
龍的起源自今無定論,其相關研究會陷入以古論先古(以漢時的文獻作推論,以龍的一般印象作思考),雙重猜測(猜想古人會聯想何物為龍?)等迷思,且忽視文化起源的多元性與當時原始社會的文化架構。採用支離破碎的『證據』,皆無法完善說明龍的起源。
綜合上述,對龍的起源也許可提出以下說法:各部落對雷電此天象會產生自然崇拜,並給予形象。在形象的選擇上,有的以同樣採敬畏心態的動物附加,有的以自己部落最崇敬的圖騰動物附加,有的以與此天象變化相關的動物附加(樣子相像為長條,有巨大吼聲),或甚至不以動物的形象,在稱呼上採取雷聲,為龍,或不稱為龍。先秦時代,在經過戰爭或文化交流後,整合對雷電崇拜的形象,或以優勢部族的形象為主,在稱呼上以普遍的稱呼為主,如文字的統一發明一般。且龍本身就為雷電致雨的崇拜形象,故才有以龍形玉器『瓏』求雨的信仰。亦由於龍本身為附加集合的形象,容易潤飾變化,與政治產生聯繫後才有定制。
【綜論】
建築裝飾反映社會意識,龍為皇族表徵,故宮殿建築處處可見龍紋裝飾,但不得濫用。而所謂龍子的各獸類裝飾物形象與龍有部份相似處,故攀親帶故,以迎合在上位者的喜好。龍本身集合各類動物形象,亦容易被其他傳說動物穿鑿附會。
基本上,龍為皇族表徵,平民不得擅用,然而廟宇裝飾因神明地位與統治者為安定民心,且龍為民間信仰神獸,故得以龍飾。實則因世人對龍的喜好,明清以後,皇族規定五爪為龍,其他爪數不為龍,讓平民得以使用龍飾。
民主時代,龍雖已喪失政治上的地位,但其在民俗文化上的地位深植在中國人心目中,無法撼搖。不論龍的起源為何,從龍所繁衍出的眾多龍子龍孫,以及各類有關龍的傳說與故事可知,龍文化實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。